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核心价值观 > 正文

苗德乾: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2018-07-09 09:21:10 来源:襄阳晚报
0

摘要:苗德乾的家中,客厅墙上一幅孔子像引人注目,这幅画像是苗德乾2016年9月从山东曲阜“请”回的。

全媒体记者韩犁夫
 
苗德乾的家中,客厅墙上一幅孔子像引人注目,这幅画像是苗德乾2016年9月从山东曲阜“请”回的。每天早上,苗德乾会对孔子像三拜,他说:“研究孔子学说,让我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对先贤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苗德乾今年61岁。10年来,他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给自己起了个网名:“庞公闲士”,表达了自己一心钻研圣贤书的决心。今年5月,苗德乾新书《亲近孔子》出版,书中结合当下,对孔子学说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饱览典籍 熟背《论语》
 
2008年,苗德乾参加了由爱心企业家组织的有关“弘扬传统文化”的公益论坛。在播放的视频中,黑心老板、无良菜农、药贩等曾走上歧途的人,通过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幡然悔悟,痛改前非,迎来了崭新的人生。
 
传统文化洗涤心灵的强大力量令苗德乾震惊,也令他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开始研读中国古代典籍,从中汲取中华文化的丰富营养。其中,苗德乾读得最多的是孔子的《论语》,他早晚散步默念,每天反复诵读不下5遍,如今,苗德乾能将《论语》倒背如流。
 
苗德乾认为,孔子周游列国,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将自己的思想播洒在中华大地。他的学说,已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处事原则和行为准则,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统治阶级对文化知识的垄断,并提出“有教无类”“天下为公”的理念,站在了时代的前沿。
 
通过10年的研究,苗德乾积累了不少心得。去年5月,苗德乾开始动笔,撰写《亲近孔子》一书,历经4个月完稿。
 
公益教学 启迪心灵
 
苗德乾不仅闭门研究孔子,也常常走出去,为人讲课,分享心得。
 
2015年3月,由社会爱心人士共同捐资兴建的诸葛书院在隆中风景区落成,苗德乾受邀为学生们上了第一课:“圣贤伴我行——我的百味人生”。为了不让学生们感觉枯燥,苗德乾自己改编歌曲在课堂上演唱,并在课件中列举了大量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受学生们喜爱。
 
据介绍,诸葛书院每月一期,招收100名学生进行《幸福人生》公益课堂教学,为期5天,吃住学全免费。听课的人中,有带着孩子的父母,有婚姻濒临破裂的夫妻。听完课后,不少人流下感动和忏悔的泪水。
 
2016年8月,苗德乾受邀为市政协“道德讲堂”讲课。课前,几位80多岁的退休老领导端坐在教室里,苗德乾有些忐忑。当日,气温高达38摄氏度,但一个半小时的课上,大家听得十分认真。苗德乾既感动又欣慰:“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支持,也体现了大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苗德乾也遭受过质疑,有的学生认为孔子学说已经落伍,中国应该向西方全面学习。对此,苗德乾回复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世界之林,必须具有该民族的个性,这种个性是由该民族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决定的,越具有民族性,也越具有世界性……
 
对父尽孝 上行下效
 
苗德乾的书中,有两章讲的是“孝悌”和“仁爱”。“学习孔子,不能只背几句古文,要将他的思想融入生活中。”苗德乾如此说。
 
2010年,在儿子的婚礼上,苗德乾送给了儿子八字箴言:“孝、德、善、爱、礼、诚、勤、强”。他希望儿子遵循先贤的教诲,清白做人,自强不息。不久后,孙子出生,在其8个月到1岁多期间,苗德乾每晚都抱着他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
 
2011年,苗德乾的父亲患上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症。身为长子的苗德乾将父亲接到家中照料。每天早起为父亲穿衣,晚上给父亲洗脚、搓背,扶父亲上厕所,为父亲换尿湿的床单……大半年时间,苗德乾和家人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在苗德乾的言传身教下,儿子、儿媳对他十分孝顺,孙子也十分懂事,这是传统文化熏陶出的结果。苗德乾说,先进的文化超越古今,殊途同归,当下的中国,绝不能放弃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责任编辑:徐雯婕

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