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艺术 > 文艺精品 > 正文

襄阳的寒食与清明往事

2018-04-04 10:43:03 来源:襄阳日报
0

摘要:襄阳距离唐代时的东都洛阳和宋代时的东京汴梁并不遥远,节俗应无多大差别。但我们可以从一些传世诗歌中,窥见襄阳独有的寒食清明往事。


庆元己未寒食摩崖题刻。 马军 摄
 
方莉
 
襄阳距离唐代时的东都洛阳和宋代时的东京汴梁并不遥远,节俗应无多大差别。但我们可以从一些传世诗歌中,窥见襄阳独有的寒食清明往事。
 
古代人过清明和我们现在恰恰相反,如果今日重清明,古代则是重寒食:“清明节在寒食第三日,故节物乐事皆为寒食所包。”宋代的寒食节非常隆重,《岁时杂记》记:“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连续放假达七天之长,可称宋代的寒食节长假。
 
唐代的襄阳寒食,留给我们的是妩媚与传奇。
 
唐代元和年间,诗人窦巩作为襄州节度使袁滋的幕僚来到襄阳,在某年寒食节,写下了一首怀人之作《襄阳寒食寄宇文籍》,其中的“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成为传世名句。襄阳贸易繁盛,南来北往的商贾多在襄阳的汉水岸边停留,由此,在襄阳城外的汉水大堤上,专门接待商人的乐伎行业应运而生,就是所谓的“大堤女”。诗人们争相以“大堤女”为描写对象,大量以《大堤曲》《襄阳曲》《襄阳乐》为题的诗歌出现于文人骚客之毫端,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学现象。在窦巩的笔下,正是在这妩媚风情的大堤上,春光无边,落花满路,并辔驱驰过后,马蹄染香,盈于鼻端,其情其景令人难忘!
 
另一首唐代襄阳寒食诗,透着浓重的神异色彩。贞元年间,一个姓刘的襄阳读书人,在进京赶考的路上,遇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同乡举子,于是一路同行。适逢寒食节,行到一地,那举人言称自己的家就在附近,并做了一首诗:“流水涓涓芹努芽,织乌西飞客还家。荒村无人作寒食,殡宫空对棠梨花。”刘姓读书人不解其意。第二年,他回到襄阳,寻访同伴,却在举人所称的家附近,找到了一座殡宫(坟墓)。这才知道,去年随行的同伴,原来早已作古,作诗是哀叹自己无人祭祀。
 
宋代,襄阳与汴京不同的是,寒食节所伴随的是惨痛的战争记忆。
 
从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秋到四年(1130年),金军大举南下攻宋,突破宋军的长江防线并渡江作战,南宋小朝廷逃亡海上。而也正是在建炎四年,南宋朝廷迎来了对金战争的转折点,名将韩世忠率八千余人的水军在黄天荡地区大破号称十万的金军大部队,使完颜宗弼(金兀术)率领的金军遭受挫折。其后,另一位战功赫赫的抗金名将——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开始崭露头角。在南宋的一系列反击攻势下,金兵开始向北溃退。就在这一年的寒食,襄阳诗人张嵲记下了这一事件:
 
建炎庚戌溃兵犯襄汉寒食阻趋光化拜扫追慕痛哭因成二诗
 
上庸寒食已无花,山木青青吐嫩芽。此日伤心九原路,想无鸡犬祇鸣鸦。
 
故园坟树想青葱,寒食风光泪眼中。自痛不如伧父子,纸钱犹挂树头风。
 
张嵲是何许人?
 
张嵲,字巨山,宋光化军(今老河口)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进士,后累官至敷文阁待制。
 
建炎四年,张嵲正携母避兵难于竹山上庸山中,因溃败的金兵所阻,不得回到家乡光化祭拜祖先,于是写了这两首寒食诗。
 
第一首诗的前两句写眼前所见之上庸,上庸的寒食节,花事已毕,满山都是青青的嫩芽。后两句则转入意念中的家乡,与眼前所见宁静祥和的风物相比,中华腹地的大好河山,正在遭受侵略者的残暴蹂躏,应该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只有树头的乌鸦发出难听的鸣叫,在这本应万物生发的美好季节里,却是一片的愁云惨雾。
 
第二首诗,继续展开联想,遥想埋葬先辈的坟茔,在寒食节到来之时,应该也是郁郁葱葱,但是自己却为兵燹所阻,不能回到家乡,到坟头去培土、烧纸祭拜,想起来就感觉痛彻心扉,泪流满面。
 
两首诗感慨深沉,国仇家恨,从祭拜祖先这样一件具体的事件之中透露而出。
 
宁作太平犬,不为乱世人。遭逢乱世,身如飘萍,个人的痛苦又何止如此!襄阳作为南北节点上的军事重镇,抗金、抗蒙(元)的斗争几乎贯彻整个南宋。69年后的庆元五年(1199年),历史再次为我们记录下一个襄阳的战时寒食。
 
在襄阳城南的郑家山上,有这样一块摩崖:“庆元己未寒食日,率兵将官以下,遍祭战殁将士于岩亭之野,酹酒焚币,成礼而去。清明日复携家来此,遥睇松楸,用修时祀。河阳赵淳题。”
 
赵淳,字清老,出生于河阳(今河南孟州市)军人世家。其先祖领兵河阳时,几乎被北虏灭门。家仇国恨,积郁于胸。同辛弃疾、陆游等人一样,赵淳成为南宋闻名朝野的主战派。庆元年间(1195年—1200年),赵淳以鄂州都统制驻兵襄阳。到此后的开禧年间,赵淳都是襄阳坚定的守卫者,并在开禧二年(1206年)以襄阳万余孤军,大破金军二十余万,在开禧北伐屡屡受挫下,打出了一场经典的守城战。
 
而摩崖所载的庆元五年之前,赵淳已与在此活动的金、蒙侵略者打了一些小规模的战役,如“庆元四年,蒙古行军千户张好古攻樊城”。作为襄阳主将的赵淳,时刻将保家卫国而殉难的将士记在心上,所以特地在寒食日,率领将官,对这些埋骨异乡的忠烈之士进行隆重的祭祀,给予崇高的礼仪,同时激发官兵们的爱国之心。其后,又在清明日带着家人再行祭祀。
 
赵淳的这种祭祀阵亡将士的行为,在宋代并不鲜见,《汴京遗迹志》说:“道者院……每岁中元节、十月朔设大会道场,焚钱山,祭军阵亡殁孤魂。”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而牺牲的爱国之士,在任何时代,都受到人们的崇敬。
 
由此看来,清明最初仅仅是一个节气,今日清明节的扫墓习俗,是承接了寒食节的文化内涵。随着清明节法定地位的确立,寒食节逐步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今天,清明节祭祀先烈,已经成为风尚。我们欣慰地看到,随着清明节俗流传下来的,是对先祖的慎终追远,是对先烈的感恩追念。
 

责任编辑:陈忱

襄阳